
发酵罐是服务于微生物发酵过程的设备,可用于细胞培养、蛋白表达、酵母、菌株、真菌、细菌、生化研究、制药等。与培养皿不同,发酵罐体积较大,可进行大规模、高密度、连续稳定的发酵过程,并具备自动化管理和数据收集功能,可大大减轻人工操作的负担。
种子发酵罐是用于制备种子菌的设备。一般来说,它是发酵罐前的预培养设备,其核心作用是保证种子繁殖的数量和质量。种子发酵罐在微生物的长期保存、扩增和分装方面表现良好,常用于微生物检测、制药、食品、生物化学等行业。

发酵罐和种子发酵罐的区别
- 不同的应用领域
发酵罐广泛应用于制药、食品、酿造、化工等行业,生产各种发酵产品,比如用于啤酒发酵的设备;而种子发酵罐主要在生物技术、食品、医药等领域发挥作用,比如酸奶的发酵、乳酸菌饮料母液的发酵。
发酵罐种子水平的确定
种子发酵罐级别:指种子需要逐步培养多少次才能准备好,取决于:
(1)细菌生长特性、孢子萌发特性、细菌繁殖率;
(2)所用发酵罐的容量。
例如:
菌种:生长快,种子用量少,级数少,有二次发酵。
茄子瓶→种子发酵罐→发酵罐
霉菌:生长缓慢,如青霉菌,并进行三级发酵
孢子悬浮液→初级种子发酵罐(27℃,40小时孢子萌发,产生菌丝)→二级种子发酵罐(27℃,10-24小时,菌体快速生长,菌丝粗大)→发酵罐
放线菌:生长较慢,采用四阶段发酵
酵母:比细菌慢,比霉菌、放线菌快,通常使用一级种子
发酵罐种子级别确定时应注意的问题
(1)种子层数越少越好,可以简化流程和控制,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
(2)接种量过少,发酵时间延长,发酵罐生产率降低,细菌感染机会增加
(3)种子发酵罐的级数虽然随产品品种、生产规模不同而不同,但也与所选用的工艺条件有关。若改变种子生物反应器的培养条件,加速孢子萌发和细菌繁殖,种子发酵罐的级数也可相应减少。
食用菌发酵生产常采用二次发酵、三次发酵,若以接种量10%计算,最终所用发酵罐为:一次种子发酵罐50升,二次种子生物反应器500升,一次发酵罐1000升,二次发酵罐1000升。一般一个发酵罐搭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子发酵罐,这样一旦一个种子发酵罐带菌,还有1个种子生物反应器可用备用。种子发酵罐的容积越小,摇瓶菌的接种量越少,污染杂菌的概率越低。
如果使用10L和25L的发酵罐,且多为三段发酵,则10L发酵罐(按75%计算)对应的二级种子发酵罐为750mL,一级种子发酵罐为75mL。同理,25L发酵罐对应的二级种子罐为1800mL,一级种子反应器为180mL。

- 不同的功能
发酵罐主要承担制剂生产任务,必须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代谢提供必要的条件,同时还要便于操作和控制,以达到工艺条件,获得较高的产量。种子发酵罐主要作为微生物种子的培养工具,用于微生物种子的培养和扩增,以保证发酵罐培养所需的菌量。
- 设备结构不同
发酵罐通常为密闭结构,底部为壳管结构,顶部设有完整的进出气及混合装置,可根据需求调节进气、排气、搅拌等参数;种子发酵罐常采用双层或单层结构,配有常规的止水阀和预注气接口。
它的体积相对较小,结构比较简单,通常配有火焰接种口。一般来说,发酵罐比种子发酵罐体积更大,搅拌和通风系统更复杂,更容易实现自动控制。
- 运营模式不佳
发酵罐广泛应用于制药、食品、酿造、化工等行业,通过搅拌系统、通风、加热等方式对培养物进行控制。种子发酵罐通常采用搅拌机卧式或立式搅拌,主要用于微生物增殖、发酵稳定性和储存。
- 精度要求不同
发酵过程对生物参数的精度要求较高,要求罐内各参数保持特定的稳定状态,同时还能采集和记录数据以保证产品质量。相比之下,种子生物反应器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,在保证种子繁殖数量和质量的同时,无需考虑其他参数的控制和记录。
发酵罐与种子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发酵领域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,虽然外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,但在功能结构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,应用场景也存在差异。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,企业及科研机构可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,合理选择发酵罐与种子发酵罐,以优化发酵工艺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